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科普专栏

世界艾滋病日丨了解并正确看待艾滋病

  • 祥云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7日
  • 来源: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并号召各国及国际组织举办相关活动,宣传艾滋病知识。世界艾滋病日设立之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有一个宣传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相关活动。

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因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会大量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中的CD4T淋巴细胞,病死率较高。艾滋病病毒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三种传播方式。

艾滋病通常会经历三个时期,分别是急性感染期、无症状HIV感染期和艾滋病期。

急性感染期的主要症状比较轻微,大部分感染者在这一时期会出现感冒、流感的症状,如发热、咽痛、关节痛、疲劳无力等,大概2~3周后恢复正常。

无症状HIV感染期即潜伏期,通常持续8~10年,大部分病人在这一时期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少部分病人会出现易感冒、疲劳、口腔黏膜溃疡、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艾滋病期的患者会出现厌食、腹泻、呼吸困难、口腔糜烂、带状疱疹、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热38℃以上超过1个月、3个月左右体重下降10%以上及各种感染等症状。

发生高危行为2小时内是最佳阻断时间,成功率在99%以上。之后,虽然成功率会下降,但72小时内仍有较高的成功率,被称为黄金72小时。阻断药需坚持服用28天并随访。

另外,蚊虫叮咬、咳嗽等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该病毒也不会经餐饮用具、游泳池、马桶圈等传播。因此,与艾滋病患者拥抱、用餐、共用办公用品等行为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文章来源:科普中国、中国科技新闻网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