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 规划计划
  • 索引号: i23507900/2022-00043
  • 发布机构:

云南祥云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发展情况

  • 祥云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0日
  • 来源: 祥云财富工业园区管委会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云南祥云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祥云县城东北部,优化提升前名称为祥云财富工业园区。经开区于2001年启动建设并依托祥云飞龙等本地传统民营冶金企业,成立浑水海民营工业园区管委会,后更名为祥云县财富工业园区管理局,为正科级单位。2012年,撤销祥云县财富工业园区管理局,成立祥云财富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升格为副县级单位,是云南省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有色金属铅锌产业)。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4年被认定为云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祥云财富工业园区设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各1名(均为副级),专职副书记1名,副主任3名;园区管委会内设党政综合办、经济发展科、招商科、规划建设环保科、国土科、政策法规科、安全监管科7个副科级科室,管委会下设祥云财富科技孵化公司和祥云财富工业园区公共服务中心。云南祥云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度主营业务收入248.37亿元(其中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172.36亿元,物流园区主营业务收入76.01亿元、税金5.17亿元(其中工业园区3.85亿元,物流园区税金1.32亿元,规模以上企业36家。

一、发展优势。

1.区位交通优势。祥云是国家2018年公布的商贸物流枢纽、云南省陆港物流枢纽、大理铁路枢纽中心,北上成渝、西达中缅、东联长三角、南贯清水河均为高等级公路和铁路,是西南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和交通交汇点,是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枢纽。祥云经开区距离皎漂港1100公里、防城港1200公里距离成都950公里、重庆1100公里,楚大高速公路及复线、广大铁路国道省道穿园而过且互联互通,今年即将建成的经开区铁路专用线设计到发线12条,年货物吞吐量达3000万吨。

2.开放平台优势。2018年国家发改委已将大理列为云南省2个国家级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之一,目前将在滇西(祥云)国际物流港北港启动建设保税物流中心。祥云正全面融入大理“双核五组团”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建设绿色载能产业制造基地、区域性资源聚集加工基地,着力打造“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云南省陆港物流枢纽、滇西物流中心和面向南亚东南亚重要国际物流港”,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生产性服务中心、外向型产业加工贸易基地。

3.产业布局优势。2020年,省州党委、政府将祥云县定位为“区域产业中心城市”,“十四五”期间将举全州之力支持祥云建设区域产业中心城市。未来,祥云经开区将成为“洱海流域产业转移承载地、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区域产业中心城市产业聚集带”。

4.要素保障优势。州委、州政府决定在祥云经开区集中建园加快推进全州工业发展,由州委书记、州长担任集中建园工作领导组组长。集中建园规划用地范围16.45平方公里,按照“园区共建、利益共享”原则,制定单列政策推动土地、林地、环保等要素资源向园区倾斜。

5.创新服务优势。祥云县实施级差经济战略,制定了《关于实施级差经济战略推动祥云区域产业中心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以最优势级差土地、最优越级差政策、最优良级差环境、最优质级差服务来支持企业发展,推行一站式服务、联审联批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确保企业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

6.科创人才优势。祥云县劳动力约25万人,加上周边辐射可达40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方面,与昆明理工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冶金、建材、新材料等产业的科技支撑持续强化,产学研、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断强化,科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持续加强。祥云工业基础较好,已培养了一大批产业工人,人员专业素质较高,企业再培养的成本较低,依托州内大理大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祥云开放大学以及昆明众多院校资源,针对企业技能人员定向培养,完全可以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二、规划情况。

1.产业规划方面。结合园区现有产业体系和未来统一产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确定园区的总体发展目标为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以“1+2”的新格局,以新材料为主导产业,融金属材料加工制造和现代物流为一体的“绿色高创产业集聚区”,打造全新区域绿色高创产业高地和滇西国际物流港。按照《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2022—2024年)》《云南省新材料发展三年行动》及《云南省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定位指南》相关文件要求,以新材料(绿色硅、新能源电池、新型建材)为祥云经开区发展主导产业,近期以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黑色、稀贵金属)为产业,做大做强金属材料加工制造业,推进产城融合,远近结合以现代物流业为配套产业,建设“一带一路”向西、向南开放的铁路口,发展大宗货运、冷链、电商、跨境等现代物流,基础物流,打造滇西国际物流港

2.路网规划方面。以最少的占耕占林,利用现有园区主干道以及村庄道路为基础设施依托,以高效集约化利用土地发展产业为目标,规划多条交通性主干道,保留园区现有主干道,有效串联园区各片区。规划保留向南连接县城的工业大道,同时也是园区北区的主要交通干道。新建南环线,主要连接园区和祥云县城,打通园区西东连接,作为园区的主要客运通道。新建迎宾大道,主要连接楚大高速公路复线的出入口,向南依次连接南环线、楚祥线和祥云县城。规划建设北延线、创业大道、上川大道、化工园大道、楚祥线为主要的交通性主干道,使各片区间有效串联、客货运交通合理分流、形成高效、顺畅、便捷、安全的道路交通体系。

3.总体规划方面。2021年,随着园区优化提升工作的开展,以及经开区产业发展目标新定位,经开区开展了总体规划(修编)相关工作,目前经开区规划总面积约38.57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一区三园”,分别为经开区主体园区、茅草坝建材产业园、洪水塘建材产业园和禾甸绿色食品制造园。其中:主体园区规划范围面积28.12平方公里,西到财富大道、品甸海,东到楚大高速公路复线,南到楚祥线、规划路,北到祥云与宾川交界处。主体园区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五片”的总体空间结构。“一心”为园区行政科创中心,以科技创新、行政办公、商务、商贸、综合服务、物流等功能为主;“两轴”为南环线楚祥线城市发展轴和工业大道产业发展轴。南环线楚祥线城市发展轴为沿南环线向西南连接园区综合服务核心和祥云县城;向西连接综合保税园区、居住和工业片区。工业大道产业发展轴为沿工业大道向西南连接祥云县城,向东连接先进制造产业区、行政科创核心和北部工业组团。“五片”为结合高速公路和绿化廊道,划定五个综合片区,分别为中央服务片区、北部产业片区、东部产业片区、西部产业片区和南部综合片区。目前依托现有工业大道,大理州集中建园建设沿工业大道两侧正在大力推进。禾甸绿色食品制造园规划范围面积0.91平方公里;洪水塘建材产业园规划范围面积3.56平方公里;茅草坝建材产业园规划范围面积1.29平方公里。

三、已出台支持祥云经开区政策情况。

1.打造特色产业园区。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2022—2024年)》以滇中新区、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玉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楚雄禄丰产业园区、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祥云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为重点,引导重大项目和产业链关联项目向园区集聚,打造稀贵金属新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等特色产业园区。积极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鼓励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形成产业品牌。

2.土地政策。一是在园区提供“五通一平”、“七通一平”的熟地扶持、落实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引导园区企业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工业用地以招拍挂的地价为准。二是以厂房租赁形式落户的企业,年产值超50亿元、税收超1亿元的可享受租金前五年全免、第二个五年减半收取,满足企业多元用地需求。三是根据行业和税收贡献率,对投资强度达200万元/亩以上、总投资达到50亿元以上的重大建设项目采取“一企一策”方式对地价和租金进一步加大优惠政策。四是总投资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可提供园区“七通一平”保障,土地出让金分期缴纳(最长不超过一年,确有困难的可申请延期)。

3.税收及投资政策。对新引进企业,符合税费优惠条件的,前3年给予税费优惠。提升投资项目质量,园区土地投资强度不低于200万元/亩,项目总投资不低于8000万元。鼓励企业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对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含5亿元)、3亿元以让(含3亿元)至5亿元、1亿元以上(含1亿元)至3亿元、0.5亿元以上(含0.5亿元)至1亿元、0.05亿元(含0.05亿元)至0.5亿元的投资项目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1万元和5000元一次性奖励。对工业及物流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当年投资完成5000万元及以上的投资项目按年度实际完成投资额2%进行奖励(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实行规模以上企业“一企一策”财政差额扶持政策:对年收入超50亿元纳税超1亿元的企业以纳税额10%的标准进行财政扶持补助,并设立专项产业发展贷款担保基金,助推企业发展。设立物流产业发展贷款担保基金5000万元,专项用于我县物流企业的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帮助物流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问题。对被评为国家3A级以上的物流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以上扶持补助。针对新增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10亿元、销售收入、纳税总额、出口创汇额全县排名前列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扶持补助100万元。支持工业和物流企业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建设,对非政府性投资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建设和技改项目,按照项目投资额的10%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补助额度不超过100万元。

4.人才政策。出台了《祥云县积聚人才服务区域产业中心城市建设的十条措施(试行)》。(1)鼓励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新引进的产业科技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其创新成果在县内产业化成效明显,投产后第一个完整年度营业收入达10亿元以上的,经评估后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三个层次,分别给予人才团队最高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国内外一流团队和顶尖人才领街的重大项目形成成果转化,带动作用明显的,可以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最二、建立人才奖励机制。按照顶尖人才(A类)、领军人才(B类)、高端人才(C类)、骨干人才(D类)4个类别制定祥云县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目录。(2)对新引进到县内企事业单位全职工作并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在科研成果转化或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A、B、C类人才,分别给予60万元、30万元、10万元奖励,分3年支付到位。柔性引进且在县内企事业单位工作时间累计满12个月,工作成效显著的A、B、C类人才,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3万元一次性奖励。引进5年内有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还可以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最高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3)提高人才生活待遇。对新引进县内企事业单位全职工作、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的A、B、C、D类人才,每年分别给予5万元、4万元、2万元、1万元高层次人才特殊生活补贴,补贴时间为3年。(4)对新引进到县内企事业单位全职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优先安排免租入住公租房、保租房,或者分别给予每月2000元、1500元、1000元、800元租房补贴,补贴时间为3年,柔性引进人才按实际在祥工作时间核发。对新引进到县内企事业单位全职工作、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有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A类人才给予120平方米商品住房一套或50万元购房补贴,B、C、D类人才合同期内在县内购买首套商品住房的,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购房补贴。(5)实行人才个税奖补。新引进企业,年度营业收入达5亿元以上,企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年薪30万元以上的,其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按县级留存部分50%给予奖补,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30万元,奖补期限为3年。每个企业奖补人数,由主管部门根据企业投资额度,商财政、发展改革、投资促进等部门研究并报县人民政府审定,原则上每个企业不超过10人,总量不超过企业所缴纳税收县级留存部分的10%。带动作用突出的新兴产业、重点产业,可以采取“一事一议”研究确定奖补标准、人数、期限和总量。文件出处:《祥云县积聚人才服务区域产业中心城市建设的十条措施(试行)》

5.科技政策。一是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内企业首次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对规模以上企业,给予每户30万元科技经费支持;对规模以下企业,给予每户10万元科技经费支持;对3年有效期满重新获认定企业,给予每户5万元科技经费支持。二是对州(市)从省外引进落地的有效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按其投资额的2倍计算招商引资任务完成额度。对整体迁入我省的有效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经费补助30万元。省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团队和技术成果持有人来滇设立的科技型企业,直接纳入我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进行培育。三是加大对企业获得知识产权的支持力度,扩大创新券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使用范围,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使用创新券购买高价值发明专利进行转化,符合条件的按照技术转让合同金额的50%进行兑付,每户企业每年兑付创新券不超过30万元。四是研发经费投入奖补政策,支持纳入研发经费统计的企业进行研发、成果转化、科研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等。单户企业年度奖补金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最低不少于5万元。五是企业单独建设或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产业创新平台,企业投资超过3000万元(含)的,直接享受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有关支持政策。文件出处:《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行动计划》《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9条措施》《云南省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

6.用电政策。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改革,鼓励园区内企业与发电企业直接进行电力交易。对总投资10亿元以下的项目,按照云南省目录电价及市场化交易电价执行,具体电价根据用电性质、用电时段及用电量具体定价,执行全县大工业用电市场化交易电价。新入驻财富工业园区项目按照国家增量配电网试点政策入网享受增量配电网配售电价,针对新材料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实行年收入50亿元以上、税收1.亿元以上享受0.35元/千瓦时的电价政策,对经济贡献更高的企业实行更优惠的差别化电价政策,差额部分由县级筹资予以补贴。文件出处:《中共祥云县委祥云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极差经济战略推动祥云区域产业经济中心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祥发〔2021〕3号)

7.集中建园优惠政策。2020年州委、州政府印发了《加快集中建园促进开发区优化提升实施意见》,一是明确了集中建园目标,到203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400亿元以上,重点打造矿业建材、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3个产业集群,培育50家以上规上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30户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户以上,力争培训上市企业1-2户。二是设立大理州集中建园投资公司,赋予公司一级土地开发权。三是明确开发模式,集中建园采取州县共建共享模式,实行市场开发。四是明确利益分配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根据项目招商总量及贡献总量,在产值、税收、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实行递进制分配。

通过实施集中建园,一是要素保障更加精准地向园区集中,土地、林地、环评等办理进度加快,推动产业高度集聚,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二是“五证同颁”、送证上门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每月开展一批,加快项目落地,亲商、爱商、护商的营商氛围更加凸显。三是围绕产业链招商的路径更加明确,以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为契机,加快布局发展新能源电池、光伏制造产业,一批绿色硅、新能源项目快速落地,逐步成为推动祥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四是高位推动,组织保障更加有力。出台了《加快集中建园促进开发区优化提升实施意见》,州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出征”《大理州祥云集中建园利益分配暂行办法》,高位推进集中建园工作。截至目前,指挥部先后召开专题会9次,现场协调会10余次,及时协调解决集中建园推进中存在的问题,要求相关部门限时办结,依托祥云财富工业园区实施州、县市集中建园,推动了产业集聚,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8.产业基金和融资方面。2022年州国资委、州财政局上报州人民政府《关于审定大理州产业发展基金设立方案的请示》,2022年6月经州人民政府同意大理州产业发展基金设立方案(大政复〔2022〕13号)。根据方案由大理州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大理州产业发展基金,基金采用“母-子”结构设立。母基金计划规模20亿元,其中州国投集团认缴出资9.7亿元,各县人民政府指定县(市、区)级国有企业认缴10亿元,大理州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认缴3000万元。母基金引导金融机构、产业龙头等其他资本共同设立私募股权类子基金,资金在子基金层面进一步发挥基金撬动资金杠杆和资源杠杆的能力。产业发展基金的设立将对大理州世界一流“三张牌”优势打造和“两城一区”建设提供资金要素保障,重点围绕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等产业,切实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产业发展资金等问题,提高全州招商引资优质项目落地机率和全产业链招商工作。

四、管理体制机制情况。

根据《云南省各类开发区优化提升总体方案》《云南省清理规范开发区管理机构总体方案》《大理州清理规范开发区管理机构实施方案》,云南祥云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大理州保留和优化提升的省级开发区及管理机构。目前我县设有祥云财富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和祥云县物流园区管理委员会2个园区管理机构,需撤销后整合组建为1个开发区管理机构。依据祥云财富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和祥云县物流园区管理委员会统计,云南祥云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度主营业务收入248.37亿元、税金3.1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固定资产投资金额5.33亿元,经济体量大、产业发展好。目前州县编制部门对祥云经开区管理机构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等事项建议如下:一是建议待省批复云南祥云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机构优化调整方案后,撤销祥云财富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和祥云县物流园区管理委员会,设立中共云南祥云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云南祥云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州委、州政府派出的正处级机构,委托中共祥云县委、祥云县人民政府管理,实行合署办公、一套机构的管理体制,内部实行党工委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二是建议在开发区管理机构设置6正科级内设机构党政办公室、党群工作部、自然资源规划和开发建设局行政审批和投资促进发展改革和经济运行管理局(财政金融局)、应急管理生态保护局。三是建议在开发区管理机构下设1个正科事业单位:云南祥云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服务中心。

五、投融资模式和投入产出情况。

近年来,经开区重点围绕项目策划、基础配套、项目落地推动园区产业发展。在基础配套资金筹措上,推行“双主体多平台融资”模式,“双主体”即依托全州集中建园工作推进以州级为主体进行融资和以传统县级为主体进行融资。州级投融资方面,自集中建园工作开展以来,依托州交投筹集集中建园“七通一平”建设资金约2.5亿元,以州级财政承受能力为支撑,3月份包装了投资总额约41亿元的项目用以申报专项债券20亿元(该专债未获批);7月份重新包装总投约31亿元的项目用以申报专项债券12亿元(该专债正在审批)。县级多渠道投融资方面,以全县财政承受能力为依托,2022年共申报专项债券两批次,获批专项债券资金项目5个共计15.2亿元;积极对接农发行项目债贷支持,拟筹措项目资金10亿元;以县经开投为主体对外申请贷款支持,目前争取到曲商行贷款资金1000万元。基金融资方面,由大理州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大理州产业发展基金,基金采用“母-子”结构设立。母基金计划规模20亿元,其中州国投集团认缴出资9.7亿元,各县人民政府指定县(市、区)级国有企业认缴10亿元,大理州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认缴3000万元。

为进一步高效利用园区土地,实施级差经济战略强化招商引资,新引进项目投资强度不低于200万元/亩;其中,2021年新引进的贝特瑞项目投资强度约达480万元/亩。2021年,财富工业园区建成面积累计约7000亩,工业总产值172.36亿元,亩均产值约为246万元/亩。目前集中建园引进的大理立新、云南贝特瑞、大理宸宇、云南鸿新新能源等项目总体投资强度大、产出大,根据可研初步测算,上述企业的平均投资强度约达440万元/亩,建成达产后平均产值约达608万元/亩;随着新项目的不断引进,园区项目投资平均强度及亩产值将得以大幅提高。

六、园区企业生产运行情况

1.园区经济指标总体情况。2021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72.36亿元(不含物流园区产值),同比增长16.67%;工业增加值30.3亿元,同比下降5.48%;企业利润总额2.1亿元,同比增长749.40%;从业人员8548人,同比下降5.59%;园区工业用电7.8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78%。共引进招商项目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累计协议资金52.08亿元,到位资金19.5亿元,同比增长34.48%。实现进出口总额7675.20万美元,其中进口额1786.80万美元,出口额5888.40万美元,同比增长28.81%。今年以来受经济下行影响,园区工业总产值不含物流园区实现70.36亿元,同比增长2.84%;主营业务收入完成45.32亿元,同比下降12.12%;工业增加值完成11.21亿元,同比下降15.43%;实现税收7444万元,同比下降10.84%;从业人员6875人,同比下降1.46%;招商实际到位资金完成9.23亿元,同比增长9.1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873万元,同比增长1458%。

2.园区现有企业运行情况。目前,园区在统企业63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6户形成了以有色金属压延加工、装备制造和新型建材等特色制造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现有以祥云飞龙的铅锌冶炼,宏都工贸、鹰山公司的富锰渣、铸造生铁为代表的多种有色金属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的9家规上工业企业,充分发挥铅锌冶炼加工产业优势,其主要产品包括锌锭、铅锭、黄金、银、锑以及生铁等,2021年累计完成营业收入66亿元,占园区总量的46.81%。目前,园区拥有总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3家,亿元以上的企业27家(含第三产业);总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3家,亿元以上的企业28家(含第三产业)。

3.新招引企业情况。2021年以来,园区重点打造绿色硅光伏、新能源电池、前沿新材料制造等产业集群,重点引进了大理立新硅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再生硅材料云南贝特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大理宸宇储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负极一体化材料大理鸿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GW单晶硅棒及单晶硅切片项目等为代表的一批再生硅、单晶硅棒及单晶切片和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

4.下步重点招引企业情况。根据《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2022—2024年)》文件精神,祥云经开区重点打造硅化工产业集群。围绕新能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配套完善以及中下游产业的延伸拓展,将重点洽谈引进师董会(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深圳埃克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8GWh锂电池储能项目、四川欣联伍公司大理祥云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及配套锂电池回收项目、云南科什达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中电大型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风电特种起重机制造产线项目等一批新材料延链补链强链项目。

5.物流枢纽企业运行情况。祥云县目前共有物流企业180家,主要进行以煤炭、矿石、建材、粮食、糖、烟叶、高原特色农产品等大宗散杂货物为主的货物运输(配送)、货物专用运输(集装箱)、货物仓储、货运代理、物流信息服务等业务。经过多年培育壮大,形成了以祥云能投国际物流、盛达物流、紫辰物流、祥云金叶物流等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发展较为成熟的物流企业,拥有4A级物流企业一家。2021年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4.47亿元,其中全县物流和货物运输企业缴纳税款3833万元。2021年铁路到发货757.76万吨,其中,祥云西站全年货物到发量为525.42万吨,集装箱货运量占比达67.32%,有效实现公铁联运;水目山站全年货物到发重量为232.34万吨。大理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业务规模连续3年保持15%以上的增长,企业经营效益显著提升。2021年,大理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铁路货运量为1404万吨,其中祥云县铁路货运量约757万吨,占全州铁路货运量的50%以上。随着经开区铁路专用线及货场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运营、以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全产业链发展为主的现代工业集聚提质以及大理铁路业务集中向枢纽转移,预计到2025年,物流枢纽货物运输量将达到5000万吨以上,其中铁路货运量达到1800万吨,铁路货物运输量占承载城市比例达60%左右,铁路集装箱运输比重和集装箱铁水联运比重大幅提高,单元化、集装化运输比重达到60%,干线运输组织到发规模占枢纽总运输组织比例达接近5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