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
  • 索引号: k64824500/2023-00061
  • 发布机构:

点起七宣村晚的火把 燃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长龙

  • 祥云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4日
  • 来源: wlj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一个不足百户的小村庄,一个需驱车绕过蜿蜒山道方可寻见的质朴之地,在这个火热的季节,只凭着点起一束火把,便吸引了上万人积聚于此。8月10日,大理七宣村“村晚”现场共有2万余人参与,现场人声鼎沸。同时,现场活动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视频号、云南公共文化云平台、云南公共文化云视频号、云南广播电视台七彩云端、云南网、大理文旅视频号、祥云时讯等多平台进行联动直播,线上线下观看总人数接近50万人。

冰冷的数字在这里变得火热,当火把燃起,便幻化成一颗颗激情燃烧的心,围绕着篝火,欢歌跳跃着,释放着平日里需要找寻的热情。

夏季“村晚”是文旅部开展的“四季村晚”的组成部分之一,大理七宣村因其独特的彝族火把节仪式及独具地方特色的浓情歌舞被确定为示范展示点之一。

七宣村广场,当“毕摩”用他那布满岁月痕迹却更加有力的手,将点燃的火把高高竖起时,一条“燃”起的香龙仿佛从蛰伏惊醒,那火把成为他眼中唯一之物,被火把吸引着,用扭动的身形表达着内心的欢娱,祥云县七宣村夏季“村晚”开始啦!

号角声声打破山林的寂静,火把的光彩垂落深邃之夜,美好的夜晚在彝家热烈奔放的舞步里开启。《山魂》在呼唤,呼唤它的儿女,呼唤五湖四海的来客,众人聚在这里,一起聆听远古的《足音》,看燃情盛世里的《七宣美》。

百年文化传承,让七宣村成为一个有底蕴和深度的地方,来者是客,美酒配美景,村民欢唱着《酒歌》《嘎器啦》,祝这样红火的日子能长长久久。火舞摇曳,引人入迷,《民族之歌》用民间山歌小调唱出《团结花开遍中华》的幸福画卷。

云南是一座缤纷绚丽的民族文化“百花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亲如一家。《民族服饰展演》《三道弯》展示了这座大花园里各色“花朵们”的卓越风姿。

太阳照亮白昼,火把照亮夜晚,太阳神鸟组合闪耀舞台。他们作为《太阳神鸟》,用自己的拼搏和汗水努力《飞》向爱的方向,在多个节目里斩获奖项。当日,他们来到舞台上唱响《幸福欢歌》。

有火把节就少不了《左脚舞》,弦子一响,脚板就痒。同呼吸,共命运,《幸福中国一起走》是大家的心声。中华儿女在党的带领下,让自己深爱的这片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牵手肩并肩,为幸福生活而跳,为《美好中国》而跳。

当不论是客人还是主人都围绕着篝火跳跃起来时,火的红色映照的不只是每个开心的脸庞,还有那些跳动的热情的心房。

七宣村点起的不只是火把节的号角,更是村落通过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长足发展之路。

祥云县也是最早被称为“云南”的地方,根源的力量带来的文化自信是祥云“村晚”的根基,七宣村闻名遐迩的哑巴节为“村晚”增添了非遗的独特魅力。为了保证节目质量,七宣村参与“村晚”的村民各显其能,不只寻根溯源地收集整理当地的文化资料开展编创工作,更是在保留文化原生态的基础上邀请云南省文化馆的相关人员参与排练打磨,使节目更符合当代人的观赏需求。

七宣村凭借着文化魅力吸引着外地人打卡的同时,也吸引着以文旅融合为使命的团队的加入。

2019年夏天,由同济大学学生自发组建的美丽乡愁公益团队走进了七宣村,通过文献梳理、田野调查、文化记录开展乡土教育,传播乡土文化,探索七宣村以文化促振兴的更多可能性,形成乡村特色振兴方案;带着疑问与思考,2021年,美丽乡愁公益团队再次在七宣村开展“创变营”活动,以七日为期,以多元化的视角重新解读七宣村的文化故事;同时,团队开展文创设计、IP打造、公共空间营造等行动,也引入了许多共创伙伴,开展不同维度的文化振兴行动。

一年前,云南公共文化云“趣云南”团队来到七宣村时便被这里吸引住了,质朴的民风、饱满而丰富的民族文化、神秘又带着传承精神的“哑巴节”……制作团队住在了村里,与村民们话家常、了解民俗风情,短视频《大山里的哑巴节》不只在b站获得极高的关注度,更在不久前,被公布入围“读懂中国·新青年看中国”中外短视频征集展播活动。

七宣村持续开展的“村晚”活动,是一团火,也是满天星,为这个深藏大山里的村落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喜迎八方客,再续新征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