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 市场监管
  • 索引号: r32960900/2024-00041
  • 发布机构:

祥云县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防范野生菌中毒的预警公告

  • 祥云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1日
  • 来源: 祥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雨季来临,各类野生菌即将大量上市,一旦采摘、加工、食用不当,极易引发中毒事件。为强化野生菌中毒防控,积极防范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保障全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就防范野生菌中毒发布如下预警公告。

 一、广大群众不要随意采摘、出售、购买、食用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尤其是霉变、幼小难辨识以及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鞋(菌托)的野生菌。

 二、烹调加工野生菌时,要炒熟煮透后再食用,不要凉拌食用,不要多品种野生菌混合加工,不要食用剩余隔顿的野生菌,食用野生菌时不要饮酒。

 三、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福利机构食堂、医院食堂、旅游景区供餐单位、农村集体宴席和会议集体用餐等群体性聚餐,严禁加工食用野生菌(包括野生菌干制品),防止群体性中毒事件发生。

 四、餐饮服务单位要严格把好食用野生菌采购关,严禁购买有毒的、不熟悉的野生菌,比如兰茂牛肝菌,俗名“见手青”,未炒熟煮透极易引起中毒;建立和掌握野生菌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严格执行先用沸水煮漂、炒熟煮透等安全的烹调加工方法,并做好留样备查,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五、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幻觉、幻听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近前往医疗机构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在等待救援过程中可以通过催吐等方法,防止病情加重。尽量保留中毒发生前食用的野生菌样品,以便专业机构检验后供医疗救治参考。

 六、各级医疗机构要开通“绿色通道”,首诊医疗机构要第一时间救治,对误食鹅膏菌、亚稀褶红菇等剧毒野生菌中毒患者及危重病人,要及时直接转至有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争取救治黄金时间。

                        

                                                                                                                                       2024年7月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